原·美術館成立于2016年,立足當代藝術,策劃舉辦了“時代肖像——肖全鏡頭下的重慶女人”、“迷宮·葉錦添藝術展”、“抽象+”、“悟問西東——西游特展”等十余場兼具學術性、先鋒性、潮流性與話題性的大型影響力藝術展覽,主辦了40余場面向大眾的文化公教及公益活動,持續引領著城市的藝術與美學進階。在策展之余,原·美術館通過辦展、藝術收藏、聯名合作等方式對優秀青年藝術家、新生藝術機構提供切實的支持與孵化,逐漸成為一個滋養優秀青年藝術家成長的高質量藝術發展平臺。
自開館以來,原·美術館響應和貫徹習近平“讓藝術理想融入黨和人民的事業與生活之中”的講話,深刻踐行“做每一個人的美術館”的藝術宗旨與社會責任,策劃的數十個大型展覽以及40余場公共教育活動均完全免費開放予大眾,累計線下觀展和參與人數超過20萬人次,線上傳播影響了超百萬人。此外,原·美術館貫徹十八大以來的“堅持文化自信,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策劃了“時間拓撲 西遇霞光”敦煌藝術展、“悟問西東”西游特展等具備強烈民族文化符號的公益展覽,同期穿插泥板畫工作坊、藝術沙龍講座等免費公共藝術教育活動,免費邀請大眾參與到日常的展覽與活動中,承擔起了自身在藝術領域應發揮的社會責任和影響力。不僅讓大眾免費參與藝術,原·美術館還讓藝術影響大眾參與社會公益,例如原·美術館與五彩基金共同主辦的“花溪河”藝術展,關注重慶市兒童福利院障礙兒童的公益項目,受到了社會廣泛各界與學術界的支持與好評。
原·美術館對藝術之于社會責任的踐行不僅停留在大眾層面,在學術專業層面,原·美術館策劃舉辦了“i Art青年藝術計劃”,吸引了來自海內外412位優秀青年藝術家參與,美術館通過自身的平臺資源,利用舉辦展覽、藝術收藏、聯名合作等方式為青年藝術家提供支持,引導青年藝術家進行正能量的藝術創作,而在與青年藝術家的共同成長中又利用青年藝術家優秀的藝術作品和藝術創造力反哺社會大眾的公益教育,比如i Art青年藝術計劃與東原集團Gallery100合作,推出“十城百館”、“藝術走進社區”等公益理念,目前已落地鄭州、杭州、成都的公共空間并免費開放給大眾。 未來,原·美術館將繼續扮演一個文化藝術的踐行者與傳播者,同時也不忘以文化藝術之名倡導與踐行社會公益,為業界、為大眾提供一個更好的藝術平臺。
藝術與生活的距離有多遠?太深入的聊生活,失去了藝術的美感;太過于追求藝術,又缺乏了生活的煙火氣,藝術于普通人本就觸不可及嗎?原·聚場共創藝術社區,重新定義社區生活,給…
種下生機,收獲希望,見證一場綠色與春日的暖心聚會,1800余名志愿者,2天,6座城市,50畝地,這個春天,原·聚場用行動寫下關于自然的答案…
時值年末,是屬于迪馬公益的豐收季。五項社會責任類獎項,是對迪馬股份這一年的公益行動最有力的肯定。…
2020年的霜風已至,重慶北碚的桃花山上,柑橘林碩果累累。…
2020年10月16日,在第7個國家扶貧日、第28個國際消除貧困日來臨之際,重慶大山深處的孩子們,收到了一份“暖心禮物”。…
重慶市第一家民營上市企業迪馬股份,為巫溪縣天元鄉捐贈價值30萬元的冷鏈運輸車一輛…